文/康厚煌 新化县第二人民医院
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当中,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点。之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如此重要,是因为其可以为员工构建出“家”的温馨感觉,使员工感受到尊重、关怀与支撑,以此加深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团队凝聚力。若员工对价值观和发展目标持认同态度,他们会把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主动地为其发展奉献自身力量。
我们要深度剖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解决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文化认同感欠缺、沟通渠道阻塞、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助力企业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凝聚员工力量并塑造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浅层,缺少全面执行与推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普遍较低,他们在日常工作当中难以真切理解并落实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这极大地损害了团队的凝聚力与协作意识,内部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企业的内部沟通机制并不完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面临着时效性差、准确率低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部门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机制,“数据孤岛”使公司整体运营效率降低。
企业组织的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主要是因为活动形式相对单一,缺失创新与吸引力,无法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导致他们没有兴趣参加文化活动。不少文化活动还停留在传统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这些老套形式上,没有融入深层文化内涵,很难激发员工的热情。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管理者既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也没有让文化理念、活动开展和企业管理之间形成有效联动。在推进文化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历史传承,以及员工实际需求,导致文化建设针对性不强,效果大打折扣。
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策略
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关键是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可以定期组织文化培训和宣讲活动,帮助员工深入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企业发展历程、文化理念、服务宗旨等,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成长轨迹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完善沟通机制、搭建多层次沟通渠道对企业内部建设很有帮助。企业应定期召开文化建设座谈会,邀请不同部门的员工代表参加,让他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文化建设的想法与建议。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倾听基层员工的诉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思路,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参考。
企业想要构建体系化的文化建设格局,要制订细致的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文化建设规划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历史传统和员工需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文化建设体系中不可忽略的是文化活动,与之同步进行的还有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贴合员工的兴趣及需求,打造多样化的活动体系,提升吸引力和参与度。除了传统的文艺汇演、运动会、知识竞赛,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特色的创新活动。
想要让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就得把文化建设嵌入战略规划里。制定发展战略时,不能只盯着业务指标,得把文化建设当作重头戏,跟业务运营、人才造就、科研突破等工作有效整合起来。平时还要定期给文化建设“号脉”,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这样才能让文化建设始终跟得上企业发展步伐,真正为企业赋能。
提高企业文化
建设水平的实施步骤
领导小组要对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加以统筹规划,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厘清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在这期间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领导小组组长,其要有全面领导决策的能力,动态把控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而各部门负责人要牵头组织本部门的文化建设,把相关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带动员工积极参与,加强沟通协作,凝聚工作合力。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开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促进部门间的沟通协同,避免各自为政。各部门需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同时,要夯实制度保障,构建并完善相关制度,为文化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企业应制订文化建设规章制度,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流程和考核标准等,让文化建设有章可循。具体落实到管理上,就是将文化建设归入绩效考核体系,推动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落实,将员工的文化认同感、参与度和活动表现等纳入个人绩效指标,把各部门文化建设开展情况纳入部门考核,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和奖励挂钩。建设离不开投资,文化建设需要资金保障,最好是设立专项经费,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金额,确保工作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培育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是提升工作水平的关键。着力做好文化建设人才的选拔引进工作,挑选有专业背景、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队伍,还要大力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像文化策划高手、品牌推广专家等,为文化建设提供专业引领。若想要人才能够发挥作用,得形成人才激励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才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比如发放奖金、授予荣誉、提供晋升机会等。同时,为他们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大胆创新,主动探索适合的文化建设模式和路径,为文化建设事业注入更多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文化建设迎来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能为文化建设开辟新的创新途径,显著增强文化传播的效益。就好比我们用大数据分析员工和客户的需求、行为习惯,通过分析业务数据、客户反馈和员工绩效,精准了解员工在职业发展、培训需求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为文化建设提供可靠依据。人工智能不仅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还能以更智能的方式向客户传递服务文化,增强现实(AR)及虚拟现实(VR)技术为大家带来了文化新体验:客户戴上 VR 设备,就能“身临其境”感受企业环境和历史文化;员工通过VR模拟培训,能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而AR技术可以在宣传资料、导视系统里加入互动元素,让文化传播更有趣、更吸引人。
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变化,员工与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这也推动着企业文化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处于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性别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文化的期待和需求各不相同:年轻员工更关注职业发展和创新空间,渴望更多培训、实践机会和开放的职场环境;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则更看重文化传承与团队凝聚力。企业管理者要关注这些差异,制定多元化的文化策略。比如针对年轻员工,组织创新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为老员工搭建文化传承平台,鼓励他们分享经验知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大家共同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2002652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