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10-57260315 | 邮箱:cbmag@163.com 设为首页

中国品牌官

今日要闻

鲨鲨购——员工福利新风向 秋风起 品蟹季 6大大闸蟹品牌劲爆上线

  秋风起,蟹脚痒  吃螃蟹,是秋天该有的美食态度  因为阳澄湖水质营养成分高,养殖环境好,湖里的水草不仅净化水质,还帮助大闸蟹锻炼身体,活动得身体更健康,肉质更紧...

审计现场管理视角下审计客体消极心理从何而来

  文/王雨潇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审计局

  审计现场管理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审计目标能否实现和审计质量的优劣。审计客体在审计现场表现出的消极心理,不仅可能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如何利用审计心理学有效应对审计客体的非正向心态,并开展现场审计,是审计人员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深入分析审计现场管理视角下审计客体的消极心理表现及其成因,希望能够发现相应的矫正对策,以提升审计质量。

  审计心理学对审计现场管理的影响

  审计工作是一项“治已病、防未病”的经济体检工作,审计客体作为审计主体行为的直接承受者,其心理状态对审计过程及审计结果有深远影响。审计现场作为审计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审计主体(审计人员及审计组织)与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面对面接触的场所,其管理质量与审计目标能否实现密切相关。通过深化审计现场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然而,审计客体在面对审计时,往往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心理,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是干扰审计取证与审计结论,这将损害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了解并妥善应对审计客体的各种心理,对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审计心理学是审计工作中一个常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领域。它研究审计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心理状态及相互作用关系。掌握审计心理学,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审计客体的各种心态,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审计人员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专业态度。

  审计现场审计客体可能产生哪些消极心理

  忧虑与防范心理。审计客体常常认为审计人员在吹毛求疵,担心自己的不当行为或管理漏洞会被审计人员发现,因此不愿与审计人员深入交流,甚至是故意隐瞒关键信息,或提供不完整的资料,这些行为会妨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掩饰与侥幸心理。为掩盖违纪问题或管理漏洞,审计客体可能强调外部因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开脱责任;或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完全查出问题而拥有含糊其词的态度。

  对抗心理。部分审计客体可能对审计人员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不配合甚至公开对抗的态度,甚至对审计人员的合法要求提出反驳和指责。审计客体的对抗心理不仅严重干扰了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损害审计主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恐惧心理。当严重违纪问题可能被揭露时,审计客体担心问题被查出后会影响声誉和发展前途,因此会异常紧张和神情慌乱,并且时刻关注审计人员的动向和审计工作进展。恐惧心理的存在使得审计客体难以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思考,从而更加难以配合审计工作。

  逃避心理。逃避型的审计客体对审计工作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他们既不积极配合,也不公开对抗,而是采取各种方式逃避审计。这类客体常常以各种理由推诿,试图拖延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有部分审计客体由于自身情况复杂,会秉持被动“挨查”“挨整”的态度,进而对审计主体表现出似重视非重视的心态。

  审计客体消极心理的成因

  对审计监督职能认识不清。部分审计客体对审计监督职能的认识存在偏差,错误地将审计视为无事生非的活动,忽视了审计工作的作用。这种片面的认知会导致审计客体在面对审计时产生抵触情绪,不愿配合审计人员开展工作。

  推理和判断失误。审计客体在面对审计时,常以片面的观点来推断审计的目的和结果,因此会产生错误的结论。此外,审计客体在解释审计结果时,往往也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片面解读和曲解审计发现的问题,以此掩盖真相或推卸责任。这种推理和判断失误不仅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因而无法真实反映审计客体的实际情况。

  外部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同行业间的竞争压力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加剧审计客体的消极心理。另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审计中铺开应用,审计方式也随之发生显著变革。这种变化可能会使部分审计客体对新技术的应用感到不适或担忧,甚至更加难以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进而加剧消极心理的出现。

  审计客体消极心理的矫正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审计观念。审计主体应把宣传教育作为矫正审计客体消极心理的首要任务。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审计主体得以全面而深入地介绍审计工作的目的、职能和意义。审计主体进一步引导审计客体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能够增强其对审计工作的认同感和配合度。

  提高审计透明度,增强信任感。审计透明度的提升是消除审计客体疑虑、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审计主体应主动公开审计程序、方法、依据和结果,向审计客体详细介绍审计流程、标准和要求,积极回应审计客体的关切和质疑,并采取主动上门、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方式,通过答疑解惑,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强化心理疏导,缓解对抗情绪。审计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并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审计客体进行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审计客体的心理需求和顾虑。期间,要注重事实依据和法律法规的应用,真正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审计人员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审计客体可能出现的抵触行为和过激反应,确保审计工作有序推进。

  依法依规处理,保护合法权益。审计主体应严格遵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处理问题,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并具备法律效力,避免因主观臆断或操作不当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同时,审计人员还需充分尊重审计客体陈述和申辩的权利,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建立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工作。审计主体应主动收集审计客体的意见和建议,在审计现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其对审计工作的满意度和需求变化。通过建立反馈机制并持续改进工作,审计主体能够增强审计客体对审计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消除其消极心理并推动现场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审计客体在审计现场中表现出的消极心理是影响现场审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深入分析审计客体消极心理的表现及其成因,并采取有效对策,可以显著提升现场审计工作的成效。未来,随着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审计客体消极心理问题将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