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品牌要闻>正文
  • “口岸+文旅”双轮驱动:满洲里的城市发展新范式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品牌官 2025-04-23 09:17:34
  •   文/孔垂起 满洲里市委党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旅融合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边境城市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满洲里市作为我国最大陆路口岸城市,近年来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以满洲里为例,探讨文旅融合对边境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期为其他边境城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满洲里市文旅融合现状

      满洲里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它拥有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独特的中俄蒙三国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等。游客踏入满洲里,仿佛进入了一个三国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宏伟的国门景象、童话般的套娃广场、历史沧桑的沙俄监狱陈列馆,还有俄罗斯风情街、满洲里市博物馆等特色景点,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满洲里市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在旅游项目建设方面,满洲里市精心谋划文旅重点项目,助推旅游基础设施落地,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其中,套娃景区中俄蒙美食商业步行街项目投资2000余万元,已投入运营,为游客提供丰富美食和购物体验。同时,投资1.1亿元的套娃智能酒店在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套娃酒店旁拔地而起,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住宿体验。

      在文旅活动方面,满洲里市利用区位优势,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开展跨境文旅活动,如“我在满洲里迎新年”活动。同时,满洲里积极开展中俄蒙跨境自驾游推广活动,开发中俄蒙“三湖之约”跨境自驾游线路,吸引了大量俄蒙游客前来旅游,为跨境自驾游的市场化运作积累了经验。

      此外,满洲里市还积极发展冰雪旅游,打造“大雪小雪又一年”品牌,开展“歌游内蒙古”“激情陆港·冰雪之约”系列活动。据统计,满洲里市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同比增长4.4%;旅游总花费138.6亿元,同比增长2.5%。

      满洲里市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截至2024年年末,满洲里市户籍人口不足9万人,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足。旅游旺季(7、8、9月份)时,城市基础设施承受较大压力。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等问题,还是给游客和当地居民都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宾馆住宿资源在旅游旺季时显得不足,价格上涨也增加了游客的负担。这些基础设施问题,制约了满洲里市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现状分析显示,满洲里市文旅产业融合仍处于浅表层次。产业形态以基础性观光旅游为主导,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部分旅游景区只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项目中。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升级与旅游助推文化传播的双向价值传导机制尚未健全,存在文化、旅游“两张皮”现象。例如,一些景区在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等方面虽然体现了中俄蒙三国文化元素,但在旅游活动策划、导游讲解等方面缺乏深度开发,游客难以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此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品牌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未能充分释放满洲里市的资源优势。

      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旅游规划、市场营销、导游服务、文化创意等方面的人才。然而,满洲里市在文旅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短缺问题。一方面,由于满洲里市地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秀的文旅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满洲里市本地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培养的文旅专业人才数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的短缺制约了满洲里市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满洲里市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

      加强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对文旅产业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统筹文旅、发改、财政等部门资源,形成政策合力。同时,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环境。

      着力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文旅产业链。例如可以重点推动文旅与农业的有机结合,依托满洲里市周边乡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如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让游客感受原生态的乡村魅力。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立足满洲里独特的区位和文化优势,创新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以中俄蒙三国文化为主题,开发文化体验游、民俗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等主题产品,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以红色秘密交通线、五代国门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互动式、沉浸式的旅游项目,如实景演出、主题乐园、文化创意工坊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同时,充分发挥草原资源优势,完善自驾游服务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强化旅游新业态。更重要的是要整合各类旅游资源,通过统一品牌策划和营销推广,改变目前产品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全面提升满洲里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文旅人才培养与引进。鼓励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文旅相关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文旅产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完善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服务技能、文化素养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同时积极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为满洲里市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的文旅人才队伍。

      强化宣传营销,提升城市知名度。明确满洲里“中俄蒙文化交汇之都”的品牌定位,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满洲里市的文旅品牌形象。重点布局新媒体传播矩阵,深化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战略合作,邀请头部旅游博主和网络达人实地体验,借助其影响力扩大传播效应。同时,创新营销形式,策划旅游摄影大赛、短视频大赛等,鼓励居民和游客参与内容创作,形成裂变式传播。要注重强化区域合作,与哈尔滨联动打造“冰雪边境”主题产品,平衡淡旺季客流;与俄蒙边境城市共建跨境旅游环线,联合开展国际旅游推介,实现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全面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口岸+文旅”双轮驱动:满洲里的城市发展新范式
  • 从“文化地标”到“经济引擎”:古建筑产业链的现代
  • 陈昱桦:创业路上的四个关键思考
  • 方晓华:以沉稳心态开拓ICT新局
  • 陈东升:战略远见决定企业的未来
  • 全球化浪潮下品牌的跨文化营销
  • 从“电算化”到“数智化”会计信息化带来N种可能
  • 精细化成本管理助力电力企业降本增效
  • 主编推荐 ...
  • 华阳集团碳烯科技石墨烯新产品石墨烯发热墙板成功落地阳泉...

  • 辰视将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第11届深圳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

  • 签约王一博,上线新产品,香飘飘如何俘获年轻人?...

  • 品牌课堂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2002652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