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品发布>正文
  • 年报季尾声:多公司爆业绩地雷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16-05-05 03:22:03
  •   最让投资者害怕的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有时毫无征兆,一些公司甚至会拖到年报披露季的“最后一刻”,才对之前的业绩预告数据做出修正,并未给市场预留出更多的反应时间。

      “年报编制工作量大”以及“为保证年报质量”常常是这些公司延迟年报披露的惯用理由。尽管只是对外的说辞,然而当这些公司引爆业绩地雷时,这种延迟往往暗示了一种情形:外部审计机构同公司内部审计之间的对抗性在加剧。

      业绩地雷的另一条“引线”攥在了并购重组的手上。如果标的资产业绩不达标,大额商誉减值等这些在并购重组中常见的问题就再难遮掩了。且当“后遗症”爆发前,不少上市公司似乎并无觉察,直到年报发布时才意识到“踩雷了”。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孙放

      年报季尾声,常常也是业绩地雷集中引爆的高峰期:年报姗姗来迟且业绩明显缩水、内部审计遭外部审计机构“揭底”、并购重组“后遗症”的盖子被掀开。可以说,随着年报披露时限的逼近,一些上市公司不得不上演展露剧情真相的“大结局”。今年,这类情况亦不少见。

      据记者初步统计,在4月29日、30日两天集中发布的数百份年报里,有近十家上市公司爆出地雷:其中,有在外部审计机构压力下“改口”的,也有重组标的业绩承诺远未达标的……诱因各有不同,但结果都很“丑陋”,令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

      “拖到最后没好事”

      最让投资者害怕的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有时毫无征兆,一些公司甚至会拖到年报披露季的“最后一刻”,才对之前的业绩预告数据做出修正,并未给市场预留出更多的反应时间。

      例如,4月25日,獐子岛(002069,股吧)因要调整业绩快报数据突然停牌,至4月30日发布年报时,公司的2015年业绩由2月27日业绩快报中的盈利344万元突变为实际亏损2.43亿元。由于公司2014年度已报亏损,这次突如其来的亏损,使公司在2015年年报发布后被实施“*ST”。5月4日,公司股票复牌,简称已变更为“*ST獐岛”,股价也大幅低开,全天贴着跌停板“匍匐前进”。

      此外,拖延,也常常是上市公司业绩可能“触雷”的一大特征。如台海核电原计划于4月20日披露年报及一季报,但公司4月18日突然宣布预约披露时间变更为4月30日并发布停牌公告,称将直到披露上述定期报告后方申请复牌。而根据如今实际披露的业绩,公司2015年仅盈利1758万元,较2月29日业绩快报中的2.56亿元缩水逾九成。而且,因年报披露的延迟,深交所还就此向公司下发关注函,表示“对公司定期报告编制和披露工作予以关注”。

      其实,这种将年报披露拖延至最后一刻的公司不在少数。例如新宁物流(300013,股吧)、华讯方舟(000687,股吧)、博晖创新(300318,股吧)等公司,其年报的“迟到”都是“大反转”的信号,捱到最后一刻亮出的业绩也都同之前的预测大不一样。新宁物流在2月末的业绩快报中对2015年全年净利润的初步核算数据为769万元,可年报中最终披露的数据是亏损1.1亿;华讯方舟4月15日的业绩快报显示的年度净利润数据为7482万元,可实际披露的是2015年亏损2.7亿元;至于博晖创新,其2月20日的业绩快报披露去年全年将盈利2598万元,而最终的业绩数据为1188万元,缩减幅度超过50%。

      内外部审计“角力”

      “年报编制工作量大”以及“为保证年报质量”常常是上述公司延迟年报披露的惯用理由,尽管只是对外的说辞,然而当这些公司引爆业绩地雷时,这种延迟往往暗示了一种情形,即外部审计机构同公司内部审计之间的对抗性在加剧。

      对此类分歧,上市公司一方的措辞和态度亦十分值得玩味:有些上市公司坦承“业务不精”;有些则含蓄地认为,出现差异系双方“理解不一”;更为诡异的是,还有公司主动让财报数据变得“难看”,但外部审计机构却表示“看不懂”。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种内外部审计的“角力”,往往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最终财务数据的呈现。

      一般而言,内外部审计机构间的“较量”,通常都体现为上市公司的“让步”(否则可能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由此,业绩“地震”在所难免。博晖创新、深华发A等公司当属此例。

      深华发A于2015年度先后购买了年化收益率均为12%的理财产品,涉及金额5亿元。公司今年1月底披露的业绩预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核算,2015年度理财收益约为6203万元,由此预测当年盈利区间为3000万至3600万元。但此后,审计机构关注到,理财资金的接收单位均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其子公司存在业务往来。而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出于谨慎考虑,就此类间接关联的资金往来对上市公司形成的收益,其超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应记入资本公积。因此,调整后的公司2015年净利润为-673万元,一下子由盈转亏了。

      同样,*ST獐岛业绩快报和实际业绩的前后差异,也是内外部审计机构“理解不同”的结果。而双方分歧的看点并不局限于对具体财报科目的会计处理方式,更体现为双方做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本质上即是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不同预期。

      在*ST獐岛对深交所的回复中,公司方面就解释了对未来业绩的乐观态度。公司称,2015年末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时,结合当年实际情况重新对2016至2019年度进行了盈利预测,显示能够实现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但是,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并不那么乐观。公司称,在年审过程中,审计机构认为,公司所处行业受经济环境变化及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且这些影响因素在2016年及以后年度仍将存在。鉴于公司2015年度实现利润额偏离盈利预测值较大等因素,2016至2019年度的盈利预测值是否能够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在二者发生“碰撞”后,最终*ST獐岛还是接受了审计机构的建议,将母公司计提的可弥补亏损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1.8亿元全部冲销,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由此,公司2015年又一次陷于亏损。

      不过,这种外部审计的压力并不都体现为将上市业绩向负面调整,亦有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自降业绩”持保留态度。如*ST蒙发4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全年亏损3.56亿,而公司4月15日的业绩快报中,还只是预测亏损6142万元。公司在年报发布当天主动表示,2015 年度对上海仓粟钢材有限公司、上海甬贤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共计3.25亿元的应收款项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导致当期净利润减少3.04亿元,由此造成了年报的巨亏。但是,记者发现,审计机构对该事项还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虽然对上述(欠款)公司执行了函证、询问、走访、检查等必要的审计程序,但是我们仍无法判断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合理性。”也因为这一原因,*ST蒙发的财报被出具了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并购重组“后遗症”

      业绩地雷的另一条“引线”攥在了并购重组的手上。如果标的资产业绩不达标,大额商誉减值等这些在并购重组中常见的问题就再难遮掩了。且当“后遗症”爆发前,不少上市公司似乎并无觉察,直到年报发布时才意识到“踩雷了”。

      当初高溢价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一直是埋藏“地雷”的“深坑”。不少公司甚至在收购完成的当年就计提商誉减值,由此造成业绩“大变脸”。以新宁物流为例,公司原先的业绩快报中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分别为6.2亿、3062万元,较2014年增长53.5%、 87%;净利润769万元,增长19.5%。其中,营业利润大增主要是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并表广州亿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然而,公司4月30日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度亏损达1.1亿元。

      公司称,之前业绩快报中纳入合并范围的全资子公司亿程信息新业务,有购销合同且有部分客户回款,风险报酬转移,上下游证据完整,公司认为收入实现。但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认为,由于截至去年12月31日系统未过户,风险报酬未完全转移,该收入不能确认在2015年度。因此导致亿程信息2015年度经审计的扣非后净利润为1686万元,低于盈利预测金额3213万元。此外,亿程信息可能存在商誉减值迹象,经第三方机构测算,商誉减值金额为1.03亿元,由此导致上市公司年度合并净利润由盈转亏。

      华讯方舟也发生了类似情况。由于2015年度完成重组,公司今年4月15日的业绩快报将盈利圈定在7482万元。但两周后的4月30日,待公司年报披露时,还同日发布了致歉公告,称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2015年未达盈利预测目标,扣非后实际净利润为8720万元,较1.64亿元的承诺额的缺口达7671万元。在此基础上,公司核查后称,因收购标的之一的南京华讯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其100%股东权益出现2.7亿元减值。而最终,公司计提了这一笔商誉减值准备,造成2015年华讯方舟年报亏损2.73亿元。

      事实上,随着并购重组的全面开花,上市公司陷入商誉减值“黑天鹅”的概率也正在加大,尤其是随着传媒互联网、信息服务类标的的增多,此类公司往往拥有轻资产、高估值的特点,被并购之后以巨额商誉的形式体现为公司资产,减值风险不小,也成为引爆业绩地雷的“导火索”。

      业绩承诺“不过关”的还有台海核电。原名丹甫股份(002366,股吧)的台海核电2015年度完成重组,而置入资产当年实际实现利润数为2082万元,与承诺利润数差额为2.8亿,2015年度公司实际净利润为1758万元,较快报披露的数据下滑93%。根据公司的解释,2015年我国核电产业恢复又一次放缓、技术选型不确定致使公司已签订的主管道订单暂缓执行,是造成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

      “其实,上述这些问题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而这些公司的问题是,集中都拖到最后一刻才发布相关数据,比如两周之内就发生变脸的,比如下滑幅度在90%以上的。或者是短时间之内爆发风险,或者是变化程度十分惊人,但此前都没有作足够的风险提示。其中,相关信息披露工作是否到位,对这些变脸案例的后续监管处罚措施是否同其情节相匹配,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金钛子公司新品ZAMST赞斯特外用延时凝胶评测
  • 时来运转能量表之五岳真形表:镇宅保平安
  • 九天玄数扑克牌预测方法(一)   
  • 九天玄数预测扑克牌研制成功
  •  “时来运转能量表”彻底解决了房子缺角问题
  • 装.耀 2019吸烟装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时尚帅气演绎
  • 清风道人为《玄贶辟谷日记》题序
  •  G7发布全新品牌标识,以更加「自信、开放、融合」
  • 主编推荐 ...
  • 华阳集团碳烯科技石墨烯新产品石墨烯发热墙板成功落地阳泉...

  • 辰视将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第11届深圳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

  • 签约王一博,上线新产品,香飘飘如何俘获年轻人?...

  • 品牌课堂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