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简称“科锐国际”)披露了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招股书显示,科锐国际拟发行不超过4500万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约4亿元,将用于业务体系扩建项目和信息化系统升级项目。
不过,据新京报,相比“猎头概念股”的噱头,其赚钱能力更博人眼球。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科锐国际中高端人才寻访(即猎头业务)的毛利率为99.88%。该业务以13.51万元的营业成本,获得了1.09亿元的收入。此外,该业务的毛利率曾在2013年创下100%的纪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猎头业务”并不是科锐国际第一大营收来源,相反,灵活用工业务贡献占比已接近一半。不过,灵活用工业务因为毛利率低,利润却相对“单薄”。招股书解释称为人工成本高所致。而事实上,整个科锐国际公司,人工成本占公司营业总成本的比重,都在8成左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外,对于寻找人才的猎头机构来说,其自身的风险也是人才的流失。
猎头业务不是第一大营收来源
科锐国际成立于1996年,据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高端人才访寻,即猎头业务,盈利模式主要是根据客户委托的职位,按照访寻结果收取服务费。第二部分为招聘流程外包业务,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的整体招聘流程或者批量职位项目,分阶段收费或者按结果收费。第三部分则是灵活用工业务,收费模式为按照业务量折算项目所需人员数量,并在提供的人员成本基础上加成风险金和合理溢价进行收费。
数据显示,2012到2014年及今年前6个月,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和灵活用工业务3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8.74%、98.52%、98.96%和99.44%,而且灵活用工业务的收入占比处于逐年上升状态。总体来看,人力资源服务不同业务类型毛利率差别较大,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毛利率较高,而灵活用工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
不过,据新京报,从收入结构上看,科锐国际引以为傲的“猎头业务”,并非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以2015年上半年为例,中高端人才访寻,占科锐国际总收入的比重为33.28%;灵活用工业务则贡献了48.88%的收入,占比已接近一半。
灵活用工业务收入过半 人工成本高利润薄
此外,据新京报,猎头业务和灵活用工业务所带来的利润有着“天壤之别”。由于国内的猎头市场仍然处在价格战阶段,利润被压得较低。招股书显示,科锐国际的综合毛利率为56.85%。
其中,今年上半年,科锐国际中高端人才寻访(即猎头业务)的毛利率为99.88%。该业务以13.51万元的营业成本,获得了1.09亿元的收入。早前的2013年,猎头业务的毛利率曾达到100%。对比之下,贡献近5成营收的灵活用工业务,因为毛利率低,所以利润相对“单薄”。今年上半年,灵活用工业务获得了1.6亿元的收入,对应的营业成本则高达1.37亿元,毛利率仅为14%。
招股书显示,这是由人工成本高企所导致的。近年来,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的成本账单中,人工成本占比均超过90%。而整个科锐国际公司,人工成本占公司营业总成本的比重,都在8成左右,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此外,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分别达到77.13、76.49%、79.35%和80.14%,保持较高比例,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行业竞争加剧 人才流失成痛点
有趣的是,对于寻找人才的猎头机构来说,其自身的风险也是人才的流失。
据新京报,多位猎头表示,猎头业务的开展较为依赖“人”,但人才流动也是猎头行业较为头痛的问题之一,“人才培养成熟后,很难留住人才也是一大痛点”,因为“一旦猎头顾问成熟起来有了资源,往往会选择自己创业成立新公司”。
2013年,科锐国际的中高端人才访寻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科锐国际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对业务进行梳理和调整,部分人员流失,影响了业务扩张速度”。
“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内企业对核心业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科锐国际提示风险称,公司面临“因核心业务人员引进不足或核心人才流失,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风险。
市场过于集中 客户依赖外资企业
此外,科瑞国际还面临着市场与客户过于集中的问题。据每日经济新闻,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是科锐国际的主要业务区域,2012~ 2014年及今年上半年,上述四个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2.39%、91.81%、90.85%和88.75%。
另据招股书显示,科锐国际与超过2000家著名跨国及中资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其中,70%为外资企业,25%为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5%为国有企业。公司客户包括:佳能、霍尼韦尔、苹果、赛诺菲、强生等外资企业,以及平安、华为、联想等国内企业。而近年科锐国际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均超过30%。
一般而言,依赖特定客户的风险性极高。合作过程中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失去该客户,其产品将立刻出现滞销,营业收入将无法保证,企业也很可能会就此陷入危机。
(责任编辑:HN666)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