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品牌要闻>正文
  • 薇娅偷税被罚之后:企业财税如何不“踩坑”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品牌官 2022-05-15 09:02:44
  •    文/徐薇   北京财得得财税咨询创始人

      前段时间“薇娅税务”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薇娅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如此巨大的金额,触及和违反了哪些税务规定?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政策越来越成为长期主义企业关注的重点,财税工作也越来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只顾着向前奔跑,在财税上不下功夫,那么“踩坑”就难以避免甚至成为必然。

    《全息姓名学》起名篇.jpg

      薇娅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的宽严相济

      薇娅税务事件在税务部门的通报中有清晰的一句话,根据“经营大数据排查”,发现不正常交易信息,继而展开税收清查。

      在数字时代,每个企业和个人的一举一动,税与非税,每一笔进出的大额资金交易,甚至开的每一张发票,都会有清晰完整的链路呈现,都在一只“天眼”的无形监控之下。

      薇娅属于绝对头部的网红主播,甚至一度超过李佳琦,她的交易额在平台上都有明确告示,税务局的专管人员很容易发现差异问题。每年“双11”过完以后都有排名交易额,通过税务系统的查询,就能显示出所缴税与销售额的符合度。售后系统也会自动预警,向企业问询税额过低造成的原因,要求自查补税。

      薇娅之前也接到过几次这样的问询,她曾自查主动补税实缴5亿元,主动报告少缴税款0.31亿元,处0.6倍罚款计3.19亿元,占查实偷逃税款78%。

      涉及到自查补税,税务局会认定其情节比较轻,属于宽严相济当中“宽”的部分。实际上,所给予的罚款是0.6倍,不足一倍的罚款,的确是在非常轻且宽的范围内。

      首先,没有主动申报的收入,即其隐匿收入。所有关于税的处罚中,隐匿销售收入是第一大问题。薇娅被查到隐匿收入偷税但未主动补缴的0.273亿元,这部分处以4倍重罚,罚金1.09亿元。

      我国税务鉴定和税务监管机构,即便发现企业不合规,还是会发出询问给予机会,希望能够自查补缴。这时候,企业主应该立即警醒,梳理收入,确实没申报的,一定要在这个机会期内申报,也是给自己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其次,做虚构业务类型。薇娅被查到对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偷税少缴的1.16亿元,处1倍罚款计1.16亿元。

      比如电商公司,电商主播最主要的收入来自坑位费和带货佣金。黄金时段播30秒的保底收入叫坑位费,需要一次性缴纳5万元。之后的直播带货,将按销售额比例的20%提成。

      如果把这两项收入转到核定征收的合伙企业,变成经营的核定收入,即个人合伙企业的合并收入。因为合伙企业的核定收入税率极低,是个位数的税率,必然会产生实际与真实税率之间巨大的差异。

      当税务局掌握证据后,认定类目发生了变化或做了不合规的筹划。即使以低税率缴过了税,无论是税收筹划公司的问题,还是当事人不懂法,此处将是1倍罚款,但与恶意或有意识偷逃部分相比少了很多。

      今年全国各地核定征收合伙企业的政策在陆续取消,因为核定征收政策的税率极低,较之于其他正规上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存在不太公平的现象。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有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到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薇娅事件首次被税务机关按偷税予以行政处罚,且此前未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若其能在规定期限内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则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若其在规定期限内未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税务机关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两个关键:首次初犯,没有任何过往的犯罪记录;罚款及时全部缴齐。

      合规企业才有更大发展空间

      没有一个头部企业或优秀企业即非常有中长期价值的企业,存在大规模偷税漏税行为。

      请大家思考:如果账面上有两三个点的净利润,为什么一算合规成本,可能就显示亏损。一家企业死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上税,而是没有了核心竞争力。从业多年,我看到了很多类似事件。存量市场是固定的,活不下去的企业倒闭,市场机会就扩大。

      总结发生过的诸多案例,劝大家一定要合规。只有合规的企业才是有野心的企业,因为想做更大、更长远,一锤子买卖行不通。

      “薇娅事件”的启示:建议让财务人员介入到业务中

      正确认识

      作为打工人,要去合法合规的企业上班。一家合规的企业,既能表明创始人长期经营这家企业的决心,又能体现出创始人的心胸与格局。这样的企业能给员工足够的安定感,员工自会产生长期服务的意愿。

      作为企业主或创始人,要明白企业绝对不会因为合法合规死掉,一定是因为没有了核心竞争力。

      端正心态

      一定要先合法合规,如果没有做到,没必要恐惧。要理解税法的核心精神和设计逻辑,不是让企业死,而是给企业机会。如果目前不合规,越早合规成本越低,越滞后合规的企业成本越高,风险系数越大。

      如果早期就已经合规,注意力永远都不会停留于偷税漏税,而是聚焦在主营业务上。即便以后主营业务遇到非常强的合规政策,还是能活下去,不至于一合规就倒闭。

      善用政策

      不合规比合规成本还要高,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很多政策不了解。

      有的企业主很生硬地“裸奔”(不缴税),例如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抵减等没有被关注到,也确实不懂。为了少缴税天天睡不着觉,实际上缴的税比合规企业还要高。

      真正的税负率有非常多的扣除项目,偷漏税这样的操作不划算也没必要。例如,企业每个月营收在15万元以内,可以免增值税;一年的净利润在100万元以内,可以减半征收,按最低2.5%征收。

      一年净利润在300万元以上,企业所得税是25%,西部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如果是重点软件行业,还可以享受减免。

      同时,要重视财务人员,时不时给企业财务人员创造学习机会,让他们更专业,帮助企业既合规又能控制成本。

      正确认识财务工作

      一定要重视财务团队建设,相信专业人员的产出,避免因不专业造成的浪费与风险。

      我在帮助一家企业进行合规中了解到,这家企业一般纳税人本身是合规的,主要问题是税负太高,大概有800多万元的税负。

      进场深入了解后发现,这家企业有大量知识成果,并且形成了一些自用自研软件,这块业务公司没有做过筹划。国家有针对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支持政策,以低税负支持国产软件。他们先后投入1600万元研发软件,广泛应用于公司内部及下属各地分公司,甚至有些供应商和客户也在用他们的软件。

      因为不知情,他们并没有成立软件公司,也没有按照软件公司申请,更没有享受到软件行业的低税率。

      通过充分了解与合理调整后,800多万元的税变成了100多万元,完全合理合法,没有任何不合规的地方。

      曾遇到一位创始人,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们公司要不要招会计?

      沟通中我了解到,这家公司有两个亿的销售收入,现在的会计工作是这位创始人学旅游的外甥女兼任。我很惊讶,两个亿的销售额居然没有聘用专业会计。

      信任度无法代替专业度。财税是非常专业且严肃的工作,表面上看好像在为公司节省成本,实际因不专业早已造成巨大浪费。

      有规模的时候,要相信专业人员的产出,更要重视财务团队建设。

      创始人不懂财务知识,代表对所涉及业务没有认知。例如,无法理解财务团队价值的专业性,认为财务工作每天只是打卡上班,其专业产出无法被最大化应用。

      我曾遇到过一家头部电商,其公司所有财务税务方面的会议,财务部都不参与,只有老板、其助理及行政参加。原因是这些专业人员都是外聘的,不值得信任。

      作为创始人,对专业的事情要敬畏,不是所有专业都可以用信任或想象代替,这样很容易“踩坑”。

      所以,要有财务方面的认知才能管好团队,才能对团队的专业产出做出正确判断。即便创始人自己不做财务工作,但一定要懂。

      懂得尊重财务专业人员的产出,能给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一样的激励和绩效。他们也产出了专业价值,也是管理合伙人,虽然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他们通过与其他人合作,让公司合规健康发展。

      建议公司创始人让财务人员更多介入到业务中。

      比如,vivo业务部门的会议室永远向财务敞开,这样财务能更加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只有在了解业务模式的情况下,才可以结合业务模式作出合理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不是独立的,一定是在业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脱离业务做税收筹划,可能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如果业务是带货,实际按带货佣金缴税,而非经营所得。避免出现业务与财务脱节,知道具体业务情况,才能业态结合、业财一体化地筹划好公司的财税,为公司创造健康价值。

      如何提升财税工作能力

      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每个税务局都有公众号、微信群或者钉钉群,群里有财税机器人,基本的常规问题都会答复。税务局的12366纳税咨询服务热线,可以询问一些税务、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也是免费的。特别推荐大家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的微信公众号,会定期推出一些短视频,宣传最新政策,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比如去年餐饮业、旅店业、旅游业免税等,都会制成视频向大家传播。

      体系化思维

      1.业财数据吻合。

      财务数据是业务数据数字化的表达,知道业务发生了什么,才能知道财务结果,财务结果必须能够反映业务的真实状况。只有拿到真实数据,才能开始分析,以确保最终判断的正确性。

      2.业财互通。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目标,又包括非经济目标;既包括定性目标,又包括定量目标。比如,企业有计划上市,就坚决不能存在税务不合规的状况。

      战略目标通过财务目标的指标体系体现,财务指标一定关联到业务指标。比如,财务中有销售收入的科目,销售收入在电商业态里由“来客人数”“客单价”“复购率”组成。

      如果想把财务结果做好,就得想方设法让类似这样的指标项目持续增长。例如,让页面更吸引眼球,让直播更吸引用户,以提升“来客人数”;通过用户画像或其他有效工具,通过分析对价格进行合理调整,以提升“客单价”;做好售后回访等工作,以提升“复购率”。只有把这些业务目标动作做对了,财务结果才会变好。

      3.解码体系。

      企业从上到下是一个一体化的贯穿动作,解码路径:战略目标→ 财务目标→ 业务目标→ 经营目标。

      只有把战略目标定下来(利润增长or市场占有率),财务目标才能明晰地转化成业务目标,业务目标相应地分解成经营目标,最终通过一系列运营服务和闭环赋能逐步达成体系目标。

      4.突破认知。

      财务人员不仅要热爱业务,还要懂管理,真正能从财务的专业角度,帮助公司把业务做好,用专业来做好业务,而不只用专业做专业。

      如果期望更好的发展,一定跳出财务看财务,跳出公司看公司,跳出行业看行业。很多体系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体系外的知识帮助解决的。

      业财结合看问题

      1.财务源头就是业务场景。

      解决收款问题,要能看到销售端;解决付款问题,要从采购端看起。

      比如,采购流程始于谈判,谈判完了要签合同,签完合同才会下单,下单之后才收货,完成收货即应付账款形成。

      应付账款的问题一般有两类:如果数量不对,是不是发生在物流端;如果金额不对,实际上发生在谈判端。所以,要从末端解决财务问题。财务结果是数字化反应,结果要对一定得找对源头,源头就是业务场景,这个时候成本反而最低。

      2.对业务要敏感。

      我是会计出身,刚工作时不懂业务,对数字也不敏感,拿到数字仅仅是加工数字。最初开始做商业分析(结合财务报表做分析),在公司加班熬夜好几天,结果老板一眼就能看出错。

      后来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对业务不敏感导致对数字不敏感。数年的历练之后,很多企业合伙伙伴问我怎么那么厉害,一看报表就能够说出商业模式。其实是报表会说话,而不是我有多厉害。

      回到“薇娅事件”。从税务来看,直播带货业务不难懂,很容易看出缴税和业务规模、盈利规模不匹配所产生的错位,税务模式与业务模式不匹配等问题。

      所以,要重视财务团队,创始人要有业财结合的认知,企业才能有更开阔的心胸容纳合规问题,找到核心竞争力。

      升级思维方式

      1.不怕“踩坑”。

      连续创业者为什么能成功,因为“踩的坑”足够多。“踩坑”不见得绝对是坏事,反而能引发彻底的思考,想透了以后就可能脱胎换骨。

      希望每个事件的当事人痛定思痛之后,能够总结出自身最底层的核心能力,具有开创另一种商业模式的勇气,或者能迁移和应用原有能力于别的商业模式上。只要努力朝正确的方向重生,仍是非常优秀的创始人。

      2.财务工作的跃迁。

      举一个例子,陈生强——京东金融集团CEO(首席执行官),京东商城前CFO(首席财务官)。

      2007年4月,陈生强先生加入京东集团,曾任京东商城CFO,在公司财务管理、投融资、系统化建设、管理整合与优化等方面成绩斐然,建立京东集团经营分析体系,为集团的高速发展和健康运营做出了杰出贡献。

      2013年9月起,陈生强担任京东金融集团CEO,负责京东互联网金融团队的组建及业务发展,带领京东金融实现在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众创、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海外事业、城市计算等11大领域的布局,各项业务均高速增长,让公司价值实现了最大化。

      当年陈生强面试后提出,他的月薪必须在2万元以上。这一点让刘强东无法接受,因为他自己当时的月薪才1.7万元,而且他明确要求新员工的工资不能比老员工高。每月2万元聘用一个会计,对当时的刘强东来说很难接受。

      然而陈生强3个月试用期还没满,刘强东就忍不住感叹:2万块钱的人果然比5000块钱的好用。从此以后,陈生强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京东“月薪比老板还高的会计”。

      据说陈正强曾把每月经营分析会开得震惊四座,不仅能从数据中分析商业发展机会,还能指出具体需要完善的优化空间。他曾通过应用投资分析模块,协助京东规划和预算未来发展的蓝图和规模。

      如果仅局限于会计人员的思维,无法从CFO转型成为CEO。只有融会贯通财务、业务、战略,三位一体化的统筹高度,才能把企业引领入光明之境。所以,优秀的底层素养与独立的深度思考能力,是跃迁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薇娅偷税被罚之后:企业财税如何不“踩坑”
  • 西藏药业埋下5雷待爆
  • 中国合伙人“肖像”:精通初创者缺失的领域技能和行
  • 一个“给”字,点透合伙关系
  • 小米的新“中国式合伙”
  • 这些企业合伙人的特质你有吗
  • 俞敏洪:新东方的合伙法则
  • 龙湖的合伙人制度:长期实现财富自由
  • 主编推荐 ...
  • 华阳集团碳烯科技石墨烯新产品石墨烯发热墙板成功落地阳泉...

  • 辰视将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第11届深圳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

  • 签约王一博,上线新产品,香飘飘如何俘获年轻人?...

  • 品牌课堂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