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崚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牢牢把握大局意识、政治意识与核心意识,切实解决高校在党建方面的缺失以及体制不完善、党的领导弱化等方面的问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高校党建中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结合开放大学党建中存在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制度不够完善、网络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以及党建工作队伍和学生组织综合实力较差等现实问题,特提出以下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高校依托互联网技术,全面加强开放大学的党建工作,肩负起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
开放大学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
党建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开放大学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或者网络技术等手段开展教学,其学生生源复杂,在校时间较少,同时在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学生一般会在思政课上接触和了解一些党建工作,其他时间则缺乏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有些学生想入党,但由于不能及时接受组织安排、入党申请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这部分学生入党面临一定困难。此外,远程教育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有很大区别,由于远程教育大多借助网络开展工作,一些开放大学尚未建立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时常存在形式化严重的现象,大学生党员也无法通过党建工作承担起自身责任和义务。
网络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党建效果较差,开放大学有远程网络教育优势,但由于生源和机制等条件的限制,也未能在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比如,一些开放大学在党建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QQ等新媒体在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的社群沟通优势,未能搭建起为党建工作服务的新媒体平台。有些学校将教育重点放在教学改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忽视了学生的党建工作。同时,由于缺少专职党建工作人员,兼职教师的党务工作素养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任重道远。
开放大学党建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在办学体系和教学设计中对党建工作进行全局谋划,拓展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这是开放大学加强党建工作的必由之路。
由于开放大学的生源相对复杂,其学员在知识结构、思想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开放教育体系中党建内容课时不足,影响了学生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开放大学的党建工作,要基于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因地致宜制定更加灵活和全面的工作制度。针对于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入党时给予更多考察机会或者创造更系统的预备党员培养条件,这些个性化措施都有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党建工作。
在此基础上,通过“党建+业务工作”模式,探索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全新的工作责任制度,全方位推进党建工作或相关业务工作的发展,提升在业务工作中渗透党建内容的实际效果。
二、开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在开放大学以远程教育为主的教学环境中,党建活动或者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单向宣传教育为主的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趋势。学校党委工作人员首先要积极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转变传统的党建工作理念,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创新的党建工作载体,建立新的党建工作阵地。
其次,要把握好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个性特征。在思政教育中渗透党建工作,利用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发挥党建工作的功能和作用,逐步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其三,搭建“互联网+党支部”等形式的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党政知识或最新的时政信息,引领学生认识到党政工作的重要性,跟党保持思想与行为上的统一,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此外,学校可以建立红色网站,在各大党务系统中嵌入思政教育,进一步丰富党建工作信息,提升党建工作的权威性。在确保党建工作实现公开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数字化党建工作平台,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反馈,在大学生群体中全方位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查工作。
三、组建有真才实干的学生党务工作者队伍。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乎到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开放大学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组建和完善学生党务工作者队伍。
首先,结合实际条件成立相应的学生党支部,帮助更多年轻学生顺利进入到党支部,使得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次,对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再次,要加强党支部的工作作风建设,在民主、高效的氛围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此外,还要加强党建工作人员的培训,给予党务工作者更多学习机会,从而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开放大学有其自身特殊性,如何发挥其远程教育技术优势是一项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要从搭建完善的技术平台、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师资队伍等关键措施入手,促进开放大学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