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这位共享经济鼻祖、美国著名汽车分时租赁共享网站Zipcar的创始人写道:“2000年,在Zipcar成立之初的几个月里,我晚上总是辗转反侧,反复做着同一个噩梦:躺在丈夫的身旁,我总觉得会有一个恶棍――一个汽车租赁行业的恶棍,冲进房间,拿着枪指向我们。那时的我清楚地知道,我们创建的业务模式正在摧毁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行业。”
事实上,这位美国女性在Zipcar之后,又先后创办了无线网络连接公司Veniam、点对点汽车租赁公司Buzzcar以及拼车网站GoLoco。美国的UBER、中国的滴滴打车等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其理论及实践的影响而产生的商业模式。
11月29日,罗宾・蔡斯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她回顾15年前提出共享经济的背景,并指出“没有什么会限制共享需求,几百年前人们就已经在互相分享了”。
东方早报(博客,微博):你认为共享经济在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蔡斯:没有什么条件会限制共享需求,这不是新问题,几百年前人们就已经在互相分享了。现在,新的技术更加支持我们去分享,包括但不仅限于一辆车、一套房子,可以是任何资产、技术、工作上的。传统经济上没有效率的东西,科技企业会帮助它产生更大的效果。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人与人没有沟通的渠道,就没法分享。
东方早报:在2000年时互联网尚未大面积普及,人和人的联系没有今天这么紧密,你是怎么察觉到共享经济巨大的发展空间的?
蔡斯:你可能不会接受我的回答。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运气,那个时候是市场最好的时机,当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并把业务做到最好。
我认为第二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并不是租车行业的专家,我是作为一个门外汉进这个行业的,所以我没有把大家公认的难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也没觉得科技的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限制性因素。所以只要专注业务,不要往回看,一直往前走,就有可能成功。
此外,时间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拿Zipcar和UBER(优步)来比较的话,我10年前就做到了他们所做的事,而那时技术还没有像现在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了,还需要用射频识别器来打开车辆,在那种技术情况下,我还能发明这项业务,更加不容易。
东方早报:你在15年中经历了什么困难,要颠覆这个行业,政府、出租车公司和传统出租车司机各会有什么反应,你是如何应对呢?
蔡斯:有两方面受到负面应对,Zipcar的定位并不是出租车公司,而是租车公司,所以我面临的挑战来自政府和以前的租车公司。但第二年我们才受到后者的重视,大部分租车公司觉得这已经是个很成熟的市场,小公司不会给他们带来威胁。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在非竞争条款里有一条,员工离职后不允许加入Zipcar,证明我终于在他们的视野范围之内了。所以在成立之初,并没有受到同行给我带来的压力。
但政府这方面有些压力,在马萨诸塞州租车一小时的税收是10美元,虽然很高,但租车公司都会交这笔费用,但我不认为我们是一家租车公司,而是在提供一种服务。我和律师一起分析过这个案子,如果我只是一个服务的话,我就按照一年10美元这种方式来交税。
直到第四年,有同行去举报了,但在律师的抗辩下,州检察官还是同意了按照一年10美元的标准来交税。我也不是没被攻击过,只是我受到的攻击并不是那么多,对比UBER,它们受到的攻击更多,被法律挑战也更多。当小公司面对传统行业产生挑战时,可能会打破一些法律,甚至暂时不遵守。
拿UBER来对比的话,一开始没有受到大家注意的时候,它就发展非常快了。不仅是在中国,在美国和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政府受到来自出租车公司的压力都很大。因为传统上,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安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而安全包括司机和乘客两方面的安全,政府的职责不应该只是保障传统经济的持续运行,如果不适合新的经济模式,那些没有道理的法律应该改变。
东方早报:出租车司机反映,UBER等打车软件的出现对他们是有影响的。共享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如何保护客户隐私,谁来限制它?像不久前发生过UBER司机强奸女乘客的事情,如何解决它的局限性?
蔡斯:大家觉得女性的安全会受到威胁,但如果你找到统计数据的话,会发现出租车司机的犯罪率也是很高的,我甚至相信,出租车司机的犯罪率比UBER高。年轻女性是相对容易受攻击的人群,UBER的出现并没有使她们更不安全,我相信,UBER已经比出租车安全很多了。UBER做到的事情就是,司机的背景检查、车辆的安全检查,大家可以根据评价来得知司机是不是经常酒驾、胡乱说话等看上去很危险的样子。对比一个传统出租车司机,你无法知道他在三年前拿到驾照,但是你使用UBER的话,就能从别人的评价里知道。我在中国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美国并不是问题。
东方早报:用户会上传大量个人信息到网上,比起欧美国家,中国在这方面的法制还不是那么健全,对于这部分隐私,如何保护呢?
蔡斯:这些确实是正常的担忧,政府应该制定法律保护用户隐私。所以我不认为UBER的出现造成了隐私的不安全,反而应该让政府有了更大的需求和动力去保护个人隐私。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或者订旅行社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保护用户信息的意图和工具,反观UBER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用很强大的手段来完善这件事。这是法律制定的问题,而不是问题出没出现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振江 HN061)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