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生存,即便是跨国汽车巨头也可以跳出“战壕”,加入中国品牌阵营。
没有人能想到,处在剧烈震荡中的现代汽车,还能带给中国消费者如此“惊喜”。
售价11.99万元起,作为一款“主流合资”SUV,当新一代ix35价格被公之于众时,不少人都会觉得,入门价四个数字中的第二个“1”,最起码也应该从“3或4”开始。如此,才能称之为“合资车”。
不过,现代汽车确实有苦衷——销量锐减、营收大跌,甚至产品力和品牌力都走弱······让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不得不变得更加务实。
虽然这些举措似乎能让现代汽车短期内止跌减损,但长远来看,不论是现代瑞纳不到5万,还是新一代ix35 11.99万元的入门价,都已经标志着北京现代“D+S”战略的全面溃败。更重要的是,这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也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有资深媒体人在参加这场上市发布会后感叹:“现代汽车在中国目前的处境是,既丢面子,又失里子。换句话说,跳出外资品牌的“战壕”,加入中国品牌阵营。”这确实准确的描述了现代在华合资公司当前的状况。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北京现代的举措得到了回报,12月1日,该公司公布数据显示,11月销量为9.5万辆,环比增长约18%。
中国汽车史的“转折点”
七年前,北京现代推出ix35,是较早推出SUV产品的外资品牌,该产品也为北京现代贡献了较高销量和利润,某种程度上见证着过去几年外资品牌在中国的高溢价能力。
然而,正如前文所言,新一代现代ix35的问世,却有着更大的现实和象征意义,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过去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几乎有着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谁都不能够轻易打破价格体系的红线。
即便是马自达、铃木、三菱这样的小众边缘品牌,也都遵照“惯例行事”。更不用说像现代这样的主流外资品牌。
即便是有需要,也会将价格拉高,然后进行降价,例如东风日产等品牌。但是像北京现代这样,将一款绝对主力大改款车型的厂商售价直接拉低,确实罕见。
也难怪,当不少汽车界专业人士猜测新车售价13万元以上逼近14万元,而最终不到11万元时,他们惊诧之余,也在想这事怎样做到的。这犹如一枚“核弹”,在中国汽车市场引爆。
如果说在传统A级车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有交集,也有区格,这还只是产品层面上的初级竞争。那么,北京现代ix35的大幅下探,则意味着外资品牌已经开始在品牌和体系上下探,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
这不禁让消费者和市场产生质疑,外资品牌在中国的价格体系究竟还有多少潜力?价格大幅下探的外资车型产品品质将如何保障?谁又将是下一个北京现代?是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亦或是上汽通用雪佛兰,还是其他?
外资品牌之前建立的坚固品牌壁垒,已经从一条裂缝,被豁出了一条巨大口子。
相反,性价比和低价高配的中国自主品牌,现在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从某种因素上讲,现代这次标志性的降价,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到了这种底层的压力,而非以前豪华品牌下压的那种。
吉利汽车推出的LYNK&CO,长城汽车推出的WEY品牌,广汽传祺的GS8/GM8等一系列新产品和新品牌,已经在用事实向外资品牌宣示,中国汽车的崛起已成大势。这不仅仅是企业、行业方面的局部向上,更是背后国家崛起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这次中国车企的崛起不同以往,不再是外资品牌简单推出密集产品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其开始从整个合资公司体系作出进一步调整。这也显示出中国自主品牌竞争实力在不断增强。
“D+S”战略溃败
过去几年,在中国汽车界,“现代速度”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尤其在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陷入微增长之际,北京现代更是连续四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但是今年随着销量业绩下挫,北京现代坚持近7年的“D+S”战略也基本宣告溃败。
2010年,北京现代时任常务副总经理李峰提出“D+S”战略。即推出中级车和SUV车型矩阵抢占市场,提升北京现代中高级车及SUV销量的发展战略。随着企业快速发展,这一战略选择可谓非常明智。
笔者依稀记得,北京现代甚至在2012年某大型国际车展,为此将该品牌热衷的蓝色,改成黑色背景,格调直逼豪华品牌。可惜的是,虽然在连续四年达到百万量级的北京现代,主要精力却似乎并未放到品牌塑造,而是在怎样冲销量扩张产能上。
面对自主品牌向上,以及其他强势外资品牌下压,品牌塑造并未取得成果的北京现代,最终不得不继续密集地推出换壳A级车矩阵。如:瑞纳、领动、悦动等,让五座工厂运作起来。虽然该品牌一度让“D+S”车型占比超过半数。
与此同时,全新胜达、现代索纳塔,并未起到像一汽-大众迈腾和广汽丰田汉兰达,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整体提升作用。
相反,由于大幅降价优惠,损伤了品牌力和企业价格体系。上不去,下得来,这让经历销量大跌的北京现代,被迫褪去了“外资品牌”的光环,跳入“井水”中,贴身与中国自主品牌竞争。
ix35目前的价格水平,已经直接与吉利博越和长城全新哈弗H6短兵相接,刺刀见红,难免让人唏嘘,而这已经不仅仅再是产品层面上的矛盾。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