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品牌要闻>正文
  • 新时代思政教育,转变话语体系是关键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品牌官 2021-06-16 09:07:02
  •    文/高姗姗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铸魂”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不仅关乎教学成效,亦影响着人才培育质量。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无论高校亦或思政教师,均要提高重视程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创新话语体系,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思政课育人主渠道,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

      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特征

    药袋广告.jpg

      政治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要通过系统的、全面的思政课的教育和传授,使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得以加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教育的历史责任,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性是关乎思政课的价值取向和人民立场的根本问题,是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核心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和淡化。只有始终坚持政治性,才能切实发挥话语体系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巩固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多样性。当前,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将理论知识讲得亲切有味、活泼生动,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相结合,不断增加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鼓励和倡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实现教学园地百花齐放。

      科学性。作为实践的先导,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为实践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在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将科学性作为基础和前提。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彰显话语体系创新的科学性,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时代性。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既要因势而谋,也要因势而动。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形成了诸多新的网络话语,这对于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而言,无疑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认真研究、辨别、分析、判断当代网络流行话语背后隐藏的价值取向和态度立场,找到教材话语同网络话语之间的共通点和结合点,打造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

      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的对策

      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每个时代背景下的理论思维都有其特点,不同时代会体现出完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也应与时俱进,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话语体系。

      一方面,作为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为了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接受和吸收,高校思政课构成体系必须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契合大学生的话语需求。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过程中,应提炼具有影响力、感召力和典型性的话语内容,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热词层出不穷,传统思政课话语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因此,在话语体系内容层面,应适当加强网络话语的引荐和运用,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尊重学生话语表达,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课堂教学常常成为教师的一言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深刻认识到,学生话语权旁落是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的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而成长的一代,其个性十分鲜明,他们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求知欲,思维跳跃、善于思考,表达能力强。高校在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与思想特点,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与此同时,要为学生创设开放、互动、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与建议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能力。在思政课堂师生话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话语权走向形成正面引导,端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学生亲师信道,达到巩固教学成效的目的。

      借助新媒体,创新话语传播方式

      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过程中,话语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革至关重要。一方面,由于思政课的特点,教学内容中包含诸多政治话语,教师可将其转化为通俗化的话语内容,满足大学生的话语需求。

      思政课教师在转变话语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将侧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和宏观政策上,可选择用日常话语或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将晦涩难懂的教材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化”语言。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遵循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增强话语感染力,满足学生学习诉求。

      另一方面,在话语传播方式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这个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录者,它拓宽了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成为大学生的日常首选。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责任主体,他们的网络发声有利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引导大学生正确开展网络实践。思政课教师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最终实现借助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凝结学生思想共识的教育目标。

      提高教师素养,支撑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使命的践行者,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话语体系创新的成效。

      现阶段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凸显,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体系创新提出了挑战。必须致力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继而使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创新契合时代发展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际。

      首先,基于高校思政课的属性,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构建科学话语体系的基础条件。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人才。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使其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发展。

      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和引领,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增强自身业务能力,积极展开学术研究,从海量的学术资源中提取符合时代特点与教学需求的话语内容。

      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泥沙俱下的信息时代,存在杂音和噪音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在思政课创新的过程中,要与时代接轨,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需求,让学生有表达欲望。同时,教师也要在品德修养上高标准严要求,发挥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主体的作用,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高校思政课教师让理论走进了实践,培育了当代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能够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成长为合格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新时代思政教育,转变话语体系是关键
  • 高校党支部如何扶贫: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 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强开放大学党建工作
  • 夯实高校党建 为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思政教育的新媒体路径优化
  • 从思政教育入手,突破党建工作难题
  • 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 夯实高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机制
  • 主编推荐 ...
  • 华阳集团碳烯科技石墨烯新产品石墨烯发热墙板成功落地阳泉...

  • 辰视将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第11届深圳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

  • 签约王一博,上线新产品,香飘飘如何俘获年轻人?...

  • 品牌课堂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