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履平
王小波早在1995年11月30日的《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他的《我的精神家园》一文。文中提到他在13岁时常到他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些书成了他的一片精神家园。正因为有了这一片精神家园,才有了王小波日后的成就。而对于我,一个普通上海市民来说,《青年报》是我的精神家园。
我十分爱读《青年报》,特别是“海派作家”专栏,因为在这里刊发的文章使我能不断感受到浓郁沁人的海派文化特色,充满了一种温馨芬香的海派文化气息。“海派作家”从创办至今一直都在用心、用情和用劲地传递着和弘扬着海派文化。沪上很多名家的文章,极大地丰富了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团员青年的精神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诉求。
说起我与“海派作家”的渊源,时间要追溯到2011年12月的某天。我给《青年报》“倾述”栏目发去了一篇作品,题为《父亲》。很快,我收到了责任编辑周怡倩的回复,“小说内容很好,但本栏目作品需使用第一人称”。在小周编辑的提示和启发下我对作品进行了修改,不久《青年报》刊发了我发表在《青年报》上的第一篇作品――《我的父亲》。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洋山海关的同事们看到后纷纷当面或给我发短信表示祝贺。在欣喜之余,我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之后,我一有新的作品完成总是想到要投给《青年报》,而“海派作家”栏目的责任编辑恰好也是周怡倩,这样更是成了我的首选。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我陆陆续续在“倾述”、“海派作家”栏目里发表了包括《我的父亲》、《滴水湖四季》、《慢阅读》、《东瀛六日游》、《潮汕行》、《科迪小镇》等在内的小说、散文、随笔共计43篇。虽然我的本职工作比较繁重,但是我总会挤出时间来认真阅读每一期“海派作家”的精彩内容,并积极主动地为之撰稿、投稿。
我认为,当下的《青年报》已经充分具备了一种可贵的包容性。不论人们的性别、年龄、种族、阶层、职业,《青年报》都对他们开放。经过《青年报》的洗礼,尤其是“海派作家”使我的思想和心灵得以与专家、学者和大师们完成了交流、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不断感受到了新的健康的思想润泽。现在,我以订《青年报》为粮,以读《青年报》为乐,以用《青年报》为媒。我在《青年报》中领悟,在《青年报》中思考,通过《青年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受新散文清泉的灌溉。通过“海派作家”的感化,使我能够逐渐做到与生活、与自己和解。不太在乎成就,功名;不再盲目追求过高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著名学者李银河曾这样说,“人不过是一个加长版的蜉蝣――只有一天寿命的小昆虫――而已。”
作为一名《青年报·海派作家》的忠实读者和作者,我在生活和工作中还欣喜地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在《青年报》的读者群中不仅有青年人,中、老年人也占到了不少的比重。我认为这不仅是近年来《青年报》办刊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多元,更是因为《青年报》的与时俱进。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一文中的最后有这么一段话,我至今记忆深刻,即“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正因为有了《青年报·海派作家》,才有了我更加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和尝试创作各类文学作品的原动力。《青年报·海派作家》让我在精神诉求上真正得到了满足。我喜爱这个栏目,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作者为上海海关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 HN666)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