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钢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每年都要为老百姓(603883,股吧)办十五件实事。1986年9月,为了使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倾听百姓呼声,制定好第二年要办的实事。为此,《青年报》发起了“我说上海第十六件实事……”的征文。看到征文的内容后,联想到家门口有条处于半废弃的淞沪铁路线,看到每天51路、52路公交车拥挤不堪的情景,萌发了本人参与撰写征文的念头。
笔者原住在虹口区广中路西江湾路口,门口不远处就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条铁路线运输功能渐渐地消失,每天仅有一两趟火车经过。由于这条铁路的存在,铁路两侧平行的东、西江湾路及附近的马路常常拥堵不堪,加上周边有虹口体育场、虹口游泳池等公共娱乐场所,人来人往比较多,横穿铁路的现象屡见不鲜,火车经过时险象环生,常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另一方面,随着上海北部地区宝钢的建设,市区前往吴淞的方向仅有51路、52路公交车,每天去吴淞方向,在公交虹口游泳池站乘车的人越来越多,往往等几辆公交车都挤不上去,乘客们意见很大。由于当时还处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公交公司还没改革,短时间内要大量增加运能,还无法做到。
笔者当时设想能否利用已经处于半废弃状态的淞沪铁路线,来改善地面公交增能状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走访调查,笔者建议将已经处于半废弃状态的淞沪铁路线架在空中,建设一条从火车新客站(正在建设中)一直到宝钢的高架城际铁路,以缓解当时从市区通往宝钢地区的公交压力。文章写完后,投寄《青年报》,当年9月19日,《青年报》刊登了笔者的建议文章,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原有的淞沪铁路线上方架空建设铁路的方案,经过市有关部门的多次讨论,终于决定利用老淞沪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架空桥,建设上海首条架空轨道交通路线,当时称之为明珠线,也就是现在的轨道交通3号线。2000年12月26日一期上海南站站至虹口区江湾镇站建成通车。2006年12月18日,北延伸段虹口区江湾镇站至江杨北路站通车,实现了笔者当年的愿望。
《青年报》当年刊登利用原淞沪铁路线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是本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对最终决定建设这条线起到了很好的舆论推动作用。这篇文章也使我同《青年报》结下深厚的感情。30年来,我先后在《青年报》发表了300多篇文章,成为了《青年报》最近30年发展的目睹者。
(作者为虹口区新闻办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 HN666)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