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论
夏振彬(媒体评论员)
酒店“摘星”风暴还在持续。近日,北京、江西、四川等8地旅游部门陆续公布2015年度星级酒店变化情况,其中江西数据“抢眼”,共39家星级饭店被摘星――其数量之多、中高星级比例之高为历年之最,堪称“最严”罚单。
罚单越来越严,当然要给个赞!在过去的一年,全国旅游行业大力实施“5·15战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是“十大行动”之一,其中就包括对不达标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做摘牌处理。在具体行动中,各地落实得力,罚单频出,值得拍手叫好。
不过,既然作为一项成绩来谈,就有必要进一步总结反思――摘星成效如何?今后怎么做得更好?
从报道来看,各地被摘星的酒店一部分是“主动”退出星级;另一部分是旅游管理部门在日常暗访巡查和年度复核检查中,对存在价格不符、不守承诺、服务不佳等情况予以强制摘星并责令整改。对后者而言,“摘星”不仅丢面子,还涉及白花花的银子。根据规定,酒店降星就必须降价,否则就面临物价部门的严厉处罚――因此,摘星确实能让人感到肉疼,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都大有裨益。
但不可忽视的是,酒店星级早已不是曾经的香饽饽。中央“八项规定”落实以来,很多地位尊贵的酒店都感受到了门前冷落的滋味,纷纷放下身段,谋求新出路。很多“追星族”甚至画风突变,开始将“星”视为烫手山芋――对他们来说,“摘星”算是正中下怀,没有痛感,也就不会有监管的“疗效”。
因此,如果还是将摘星作为罚单上的“主菜”,已经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应该怎么办呢?
在畅销书《纸牌屋》中有这样一句话:“动力绝不来自于敬重,而是恐惧,恐惧之力,永比尊敬更甚。”从某种程度上说,商家对于消费者权益的敬重,远不如对惩处的恐惧来得靠谱。所以,规范酒店市场秩序还是要创新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出重拳,并且常态化。
首先,多部门联动机制要发力。从现实来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执法权,即便高度重视、严格监管也只能联合文体、交通、卫生、工商、物价等部门共同执法。目前,各地针对旅游维权已经探索多部门联动机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着主体多、力量散、运行不畅、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面对投诉各部门踢皮球的情况还屡有发生。在这方面,应该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归属,形成监管合力,或者尝试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或执法队伍,从而提速增效,为监管增“肌肉”。
其次,要继续健全消费投诉机制。以江西为例,尽管去年共出动检查人员400多人次、检查饭店194家,并且“战果”显著,但考虑到旅游饭店总数、暗访巡查的成本等,仅仅依靠部门之力显然还是力不从心。因此,规范旅游酒店市场还是要发挥公众的力量,让商家处在消费者的“众目睽睽”之下,才是真正经济又实用的好方法。
在这个问题上,执法部门可以考虑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投诉、协调、赔偿等相关细节,使维权渠道真正高效、便捷;另一方面,可以探索统一的网络监督、评价平台――像淘宝一样,动动手指就让商家坐立不安,顾客才会真正有“上帝”的感觉。
(责任编辑: HN666)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