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本周没有明显推动因素,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有华大基因IPO,它成为本周推动医药板块跑赢大盘的主要动力。 供图
华大基因A股IPO的消息给医药板块打了一针兴奋剂。
东北证券(000686,股吧)研报显示,12月第三周医药板块表现非常强势。“医药生物行业本周没有明显推动因素,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有华大基因IPO,它成为本周推动医药板块跑赢大盘的主要动力。”招商证券(600999,股吧)某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作为国内基因测序龙头,华大基因带给股市的利好可见一斑,不仅如此,两年翻三倍的估值也使得华大基因被众多机构投资者“簇拥”。但高估值之下,华大基因净利润却并不尽如人意。2014年估值高达200亿元的华大基因净利润只有2812万元,二者矛盾凸显。
另外,由于行业技术壁垒等瓶颈,上游供应商对原材料大幅提价,华大自身研究的测序仪因故流产,基因储存和治疗技术遇阻,技术难题和盈利压力成为两难。
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是由华大医学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在创业板上市,首次发行股票数量不低于4000万股。
上市一波三折
作为国内首家做基因测序科学研究的机构,华大基因的地位非同凡响,因此其也被冠以基因测序界的腾讯,国内基因测序龙头等称号。
正因如此,华大基因也被资本市场疯狂追逐,2012-2014年间,相继有30余家机构成为华大基因的股东,其中不乏深创投、荣之联(002642,股吧)、中国人寿、软银等熟悉的身影。
但华丽的股东阵容背后却是华大基因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
2014年,华大基因一度被传将赴海外上市,甚至已经选定花旗与大摩作为承销商,但最后不了了之。对于华大基因终止海外上市的原因,其董事长汪建曾对媒体表示,基因科技上了国家负面清单,不能让外资涉入,因此基因公司只能在国内上市。
2014年底,华大基因被确认回A股上市,在此过程中,华大基因调整了战略,拟将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分开在H股和A股上市。
但这一计划也打了水漂。华大股份披露的《申报稿》显示,华大科技在2013年的营业收入是6.16亿元,净利润为9867万元;2014年,其营业收入为6.45亿元,净利润却只有649万元。业绩暴跌或成为华大科技放弃H股上市的重要原因。
今年6月,业内关于华大基因借壳上市的传闻不断,深深宝还是深圳惠程(002168,股吧)成为议论最多的两个标的。另外,将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合并,放弃港股改投A股的消息被华大基因公关人士默认。
对于华大基因为何放弃借壳上市选择IPO,时代周报记者就相关疑问采访华大基因公关刘旭林,但截至发稿未能收到回复。
估值两年翻三倍
191亿元是华大基因今年上半年的最新估值。
从2012年华大基因最早接触资本开始,这一估值在3年内增长了4.6倍,2012年,资本机构给予华大基因的估值仅为33亿元。
2012年12月,为收购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称“CG”),华大基因的大门首次被资本敲开。创始人汪建终于卸下“科学研究是第一要务”的面具,开始拥抱资本。
为了筹措收购CG的资金,通过出让华大科技42%的股份融资13.98亿元,跟投机构近10家。其中,光大控股4亿元,云锋基金2.3亿元,红杉资本2亿元,深创投2000万元。
2014年,华大基因分三批引入了19家机构投资者,融资20亿元,代价是出让19.34%的股份。彼时,华大基因的估值高达105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2.18倍。
与此同时,华大基因内部也开始重组调整。2014年11月,大股东华大控股以603万元现金方式对华大医学增资。12月,华大医学与华大科技重组,华大控股、华大农业将其持有的华大科技合计57.62%的股权对华大医学进行增资。
2015年上半年,华大科技先后引入和玉高林、中国人寿等外部投资者。其中,和玉高林出资20亿元,占华大基因发行前总股本的11%,成为仅次于华大系的第三大股东;中国人寿、丰悦泰和分别以5亿元的价格获得华大基因2.7%的股份。重组后华大基因的估值高达191亿元,较2012年增长4.6倍。
步步攀升的估值背后,是华大基因阴晴不定的业绩。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2014年,华大基因营收分别为7.9亿元、10.4亿元、11.3亿元,呈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与此同时,其净利润却反其道而行之,2012-2014年,华大基因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8173万元、1.36亿元、2812万元,其中2014年净利润较上年下滑79.3%。
不仅如此,2014年华大基因营业利润也从2013年的1.99亿元下降至5355万元,降幅为73%。对于如此大的业绩波动,华大基因并未在招股书中解释详细原因。
另外,华大基因测序生产业务采购单中显示,Illumina在2014年下半年突然提高了测序试剂的价格,涨幅为55.81%。受此影响,华大基因的营业成本大大提升。
人事动荡冲击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测序仪和测序试剂供应商,Illumina早在2012年就获得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约64%的份额,华大基因等中游的基因测序机构多从Illumina处采购设备。
为了独立自主研发基因测序仪, 2012年9月,华大基因以1.17亿美元收购了CG公司,其主要产品为RevolocityTM基因测序仪,该系统一年可完成1万个基因组的测序。
今年,6月8日,华大基因全资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称“CG”)自行生产的首批“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亮相。
“因为华大基因购买了CG,所以Illumina也对其禁售最新的基因测序仪。Illumina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它最好的测序仪华大基因基本买不到,如果脱离会影响检测结果。”曾与华大基因有合作关系的一家基因平台的CEO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记者就上述传闻向刘旭林证实,但截至发稿未能收到回复。
自主生产基因测序仪的愿望就此落空,华大基因也陷入内斗传闻。上述CEO透露,在CG公司的大裁员中,华大基因任职16年的原CEO王俊也被卷入上述风波。当时王俊等人要买CG,但后来卖了股份融来钱,买来CG却消化不良,王俊因此被迫离开创始人团队。
基因检测业务发展遇阻之时,华大的基因储存和治疗业务推广也障碍重重。一家证券公司的执董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基因技术分为检测、储存、治疗。检测技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较低,基因储存技术成熟,技术含量不高,主要需要投资高额的设施,而真正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是基因治疗,但其目前在世界各国都存在很大的道德质疑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医药公司在技术上都引而不发,华大基因该技术在国内领先,但是市场应用遥遥无期。”
“华大在推广基因储存时同样遇到很大难题,因为无法告诉客户现在的技术对其潜在病症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式,其说服力比较弱,而且储存价格并不便宜。”上述人士补充。
王俊离职带给华大基因的人事地震并未结束。今年9月,山东省济宁市市长梅永红正式离职,加盟华大,出任国家基因库负责人。今年10月,王俊宣布其另成立了一家企业叫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碳云智能”)。
碳云智能成立之时,除了公司所有合伙人和潜在投资人外,深圳创新企业代表悉数到场助阵,其中包括: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华为轮值CEO胡厚 、万科监事会主席丁福源、前马耳他大使克俚福(Clifford Borg-Marks)等。
王俊在公司成立发布会上透露,碳云智能几个月内就能有健康管理产品出炉,未来可能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延伸。而当前,华大基因也着手联合其他数据平台,为基因公司和医院提供数据平台服务,颇有竞争意味。
(责任编辑:韩卫东 HF065)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