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品发布>正文
  • 浙商银行深涉宝能万科之争 赴港IPO生不逢时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长江商报 2015-12-28 07:36:55
  •   虽否认向宝能“输血”但并未打消市场风控担忧,过度依赖利差且不良率畸高

      宝万之争、浙商银行赴港IPO,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却因为宝能幕后金主的浮现而产生关联。

      12月23日,媒体报道称,“宝能系”投资主体平台钜盛华的资金来自浙商银行理财资金池,一时舆论哗然。

      次日,浙商银行对此回应长江商报记者称,浙商银行理财资金仅用于钜盛华整体收购非上市金融股权,不可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也不作为其他资管计划的劣后资金。

      不过,这并不能让市场打消疑虑。南昌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何宜庆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此种投资风险极大,最终受损失的还是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另有不愿具名的银行业研究人士指出,出资助宝能举牌万科,在浙商银行的资金投向中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浙商银行IPO本身也是“槽点”颇多。截止到2014年12月30日,浙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分列倒数第二、倒数第二、倒数第三,尽管2015年上半年浙商银行资产突破万亿,但其排名仍然垫底。另外,浙商银行过于依赖利息收入,中间业务增长乏力;过于依赖小微企业,风险暗藏;贷款占比最高的制造业导致的不良率占据浙商银行不良率的62.4%。

      因此,在本就出现外资撤离潮的股份制银行体系中,浙商银行此时IPO的处境颇为尴尬。

      宝能幕后金主悄然浮现

      处在IPO缄默期的浙商银行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辩白。

      12月23日晚间,媒体报道称,“宝能系”投资主体平台――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拿出67亿资金作为劣后级向华福证券融资133亿元,合计出资200亿元成立深圳市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合伙企业,且该资金来自浙商银行理财资金。

      这是一种常见的“假股真债”形式,银行理财借道有限合伙企业,利用私募基金形式,获取固定收益回报,风险由劣后级兜底。

      12月24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浙商银行媒体联络人,对方回应称,浙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认购华福证券资管计划132.9亿元作为优先级,仅用于钜盛华整体收购非上市金融股权,不可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也不作为其他资管计划的劣后资金。

      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实际上,从11月11日到12月11日,宝能系三次大规模增持万科股票,持股比率飙升至22.45%,而浙商银行正是通过华福证券在11月11日与11月30日两次为宝能输血147亿元,时间点惊人的重合。

      南昌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何宜庆12月24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理财资金参与此类“争夺”,风险极大,目前宝万双方仍在僵持,如果遭遇反击,最终损失最大的还是浙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

      不愿具名的银行业研究人士12月26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浙商银行理财资金与宝万之争有涉,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排名靠后的浙商银行有可能就是通过类似“走钢丝”的投资方式迅速做大规模。

      浙商银行赴港IPO

      近日,港交所披露易网站显示,浙商银行披露了招股书,其赴港上市的传闻终于坐实。

      浙商银行的前身浙江商业银行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中外合资银行,由南洋商业银行、中行浙江省分行、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交行宁波分行共同发起。2004年,浙江交投集团、万向控股、旅行者汽车等15家法人发起浙江商业银行的改组,浙商银行成为中国银监会批准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

      浙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为持股19.96%的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浙商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并没有境外投资者。

      尽管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但浙商银行还是将重心更多地放在浙江省。浙商银行招股书显示,浙商银行在浙江省的总资产、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分别为4870亿元、1190亿元、1230亿元,占浙江省金融机构总资产、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的4.5%、1.7%、1.6%。

      值得一提的是,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仅有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四家银行尚未上市,而上述四家银行都曾有H股上市传闻。

      截止到2014年12月30日,浙商银行总资产为6700亿元,存款总额为3630亿元,贷款总额为2590亿元,分别位列12家股份制银行倒数第二、倒数第二、倒数第三,综合指标仅略优于渤海银行。

      根据招股书,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浙商银行总资产超过1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49.9%;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75.4亿元和56.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4%和26.8%。

      资产增速接近50%突破1万亿元颇为引人注目。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对外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去年年底开始实行的“全资产经营”战略,“‘全资产经营’的概念主要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讲,银行除了信贷资产以外,还要平衡地发展交易类的资产、投资类的资产、同业类的资产,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来进行调整。”

      这似乎是为了应对浙商银行此前收入来源过度单一的情况。其招股书显示,浙商银行主要收入为利息收入,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前三季度利息收入占营收比率为90.7%、82.4%、83.6%、85.6%。

      银行发力中间业务已经成为趋势。长江商报记者查阅财报后发现,招商银行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前三季度利息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77.95%、74.59%、67.53%、64.75%,逐年降低。

       恐被长三角制造业拖累

      相比较而言,浙商银行的不良率并不算高,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前三季度分别为0.46%、0.64%、0.88%、1.22%,同期中信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0.74%、1.03%、1.3%和1.42%,同期招商银行不良率分别为0.61%、0.83%、1.11%、1.6%。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贷款份额最大的制造业为浙商银行贡献了最多的不良贷款。浙商银行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公司贷款在贷款总额中占据82.4%,而公司贷款中排名前四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比17.7%、14.1%、13.7%、12.1%,但这四个行业产生的贷款分别占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的62.4%、23.4%、0.7%、1.1%。

      实际上,长三角制造业不仅没有回暖的迹象,反而因成本优势消失而继续收缩,浙商银行的不良率进一步增大的可能性较高。

      因为民营经济发达,浙江小微企业贷款占到全国小微企业贷款的10%,所以浙商银行从一开始就把小微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

      2006年,浙商银行率先设立了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截至2015年9月30日,浙商银行已于全国设立18家分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和95家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占全行机构总数的近75%。

      尽管近年小微企业贷款份额略有下降,但不良率却在不断升高。截至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9月30日,小微企业(含个人经营者)贷款分别占浙商银行贷款余额的26%、26.2%、25.9%、21.7%,但是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0.24%、0.55%、0.97%、1.11%。

      小微企业更容易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浙商银行不良率的进一步升高。

      外资撤离致IPO处境尴尬

      事实上,就金融类新股在港股的表现来看,现在并不是浙商银行IPO的最佳时机。

      2015年12月3日,青岛银行在港交所上市,发售9.9亿股,每股发行价为4.75港元,募资总额为42.75亿港元,然而上市当日就跌破发行价。即使是内地唯一的、资产规模庞大的中国再保险,也于港股遇冷,目前已跌破发行价。

      股份制银行在银行业体系中的份额逐年增长,由2010年的15.8%增长到2014年的18.2,但实际上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股份制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

      浙商银行即在其招股书中表示,大型商业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拥有较大的资产规模和客户基础;随着证监会出台鼓励小微企业业务发展的政策,城商行规模不断扩张;随着中国对经营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的取消,外资银行在业务上稳步增长;另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同样构成竞争压力。

      另外,因为“过了最好的时光”,外资股东纷纷撤出股份制银行,也引起市场的担忧。

      2015年1月,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接到西班牙bbva的减持通知,累计减持逾5%,套现约105.5亿元;2015年上半年,恒生银行通过减持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净赚超过100亿港元;德意志银行也发布公告称,将为所持的华夏银行(600015,股吧)股份进行减记,并预示可能减持这部分价值约35亿美元的股份。而市场上也一直有花旗银行出清广发银行股权的消息传出,但广发银行对外回应称,未收到消息。

    (责任编辑:代辛 )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金钛子公司新品ZAMST赞斯特外用延时凝胶评测
  • 时来运转能量表之五岳真形表:镇宅保平安
  • 九天玄数扑克牌预测方法(一)   
  • 九天玄数预测扑克牌研制成功
  •  “时来运转能量表”彻底解决了房子缺角问题
  • 装.耀 2019吸烟装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时尚帅气演绎
  • 清风道人为《玄贶辟谷日记》题序
  •  G7发布全新品牌标识,以更加「自信、开放、融合」
  • 主编推荐 ...
  • 华阳集团碳烯科技石墨烯新产品石墨烯发热墙板成功落地阳泉...

  • 辰视将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第11届深圳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

  • 签约王一博,上线新产品,香飘飘如何俘获年轻人?...

  • 品牌课堂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