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品牌故事>正文
  • 300亿跑步市场被激活:高手跑几场赚十几万美元

  • 责任编辑:新商业 2015-09-24 08:45:23
  • 300亿跑步市场被激活:高手跑几场赚十几万美元

    马拉松经纪人陶绍明心情不错,上个周末,三场马拉松比赛中,自己带的选手都获得了好成绩。其中,肯尼亚41岁老将基普楚姆巴获得了2015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下称“北马”)的冠军。

    基普楚姆巴不仅获得了几万美元奖金,也引起了一些企业关注。“现在都在接洽中,我相信他未来商业代言的收入会远高于比赛奖金的收入。”陶绍明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的经纪人公司“生存已不是问题”。

    除了基普楚姆巴,目前与陶绍明签约的选手有300多位,有近百人是今年刚签的,包括马拉松、短跑等田径项目。10月份,陶绍明将率弟子去美国参加一场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下称“上马”)或是他们在国内的下一个目标。

    与陶绍明签约选手一同“井喷”的还有今年的各类跑步赛事。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国内累计组织各类跑步赛事302场,参赛和完赛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0%。业界的另一种估算是,今年注册与备案的各类跑步赛事总数将达近2000场。

    “虽然相较于美国每年2万场的跑步市场,中国的数量不是很惊人,但增速很快,未来几年还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北京斯迈夫体育总裁袁方对本报记者表示。

    “马拉松热,一方面是这项运动本身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另外简政放权的改革则是一大促进。”同是马拉松爱好者的《篮球报》主编谭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开始,根据《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国田协全面取消了马拉松赛事的审批,并以简政放权的形式促进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

    万米高手跑几场赚十几万美元

    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陶绍明在2011年就有“预感”。

    2011年之前,陶绍明的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国家队女子长跑教练。值得一提的是,从2006年11月开始,其成为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当家花旦之一孙英杰“复出”之路上的重要人物。到2009年年底,随着孙英杰的退役,陶绍明的国家队教练员的职业生涯告一段落。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女子万米项目中,近年来数届田径世锦赛,中国运动员的出席率几乎都为零。2007年至今的世锦赛和奥运会,中国仅派选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田径世锦赛,无人跻身前15名,王军霞俨然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中国女子中长跑的衰落,除身体素质劣势外,运动员在训练中面临的艰苦程度,令越来越多青少年及家长迟疑是后备人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与当年国家队的青黄不接形成反差的是,社会人士对跑步运动则充满着热情,2011年北京马拉松的30000个名额6天就报满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就随国家队出国比赛的陶绍明,深刻感受到了美国跑步比赛的商业价值。比如选手参加比赛,不仅机票、食宿都由赛会负责,而且还获得出场费,比好了还有奖金,“那时与国内工资顶多一千来元的样子相比是很刺激人的;而非洲的跑步高手已经开始学会怎么从中赚钱了。”陶绍明表示。

    2011年,陶绍明开始了创业,签非洲选手,在东非建立长跑训练营,并带领选手参加世界比赛。职业高手瞄准拥有高额奖金的顶级马拉松赛事,而次级选手就在每个周末转战美国各地抢夺各种10公里联赛的奖金。一场10公里商业赛,冠军奖金可达上万甚至数万美元,一个万米高手跑上几场就能赚到十几万美元。

    “跑步是中国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运动,不受场地、环境等各方的限制。随着全程、半程马拉松比赛的渐渐增多,2012年开始,马拉松热算是在国内兴起。”陶绍明告诉本报记者。

    2012年,其弟子获得了首届广州马拉松赛(下称“广马”)的男子组亚军。

    陶绍明商业嗅觉也没有错,2012年北马的30000个名额3天即被抢完;2013年,报名全程缩短到了13个小时。之后进行的上马报名更恐怖,仅4个多小时,15000个网上报名名额就被一抢而空。

    2013年开始,以“马拉松”为主的相关运动赛事也开始增加,有数据统计当年全国共举行了39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全年有超过75万人次参与各类比赛,而其中参加全程及半程马拉松项目的人次则将近20万。

    2013年,陶绍明的3名非洲选手破了北马赛会纪录,2013年广马的男子组冠军、亚军也都是他的弟子。

    300亿跑步市场被激活:高手跑几场赚十几万美元

    姚明提议成真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6月,马拉松的完赛人次同期增长为67%,半程马拉松为172%;在举办比赛的25个省区中,浙江省以47场比赛高居办赛数量首位,进入前十名的比赛数量都在几十场;下半年同样疯狂,本报记者从中国田径协会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注册赛事表查阅到,从9月到12月,已注册的相关比赛就达70场左右,2016年的注册已提上日程。

    随着赛事整体规模的增大,单项赛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2014年全国4个直辖市、17个省或自治区的共34个大中城市有举办马拉松和相关运动赛事,覆盖率达到70%左右。

    提及体育领域的简政放权,不能不提姚明。

    2014年4月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出席会议的姚明作了《取消赛事审批激活体育市场》的发言。姚明在发言中表示,体育赛事审批在各个项目中普遍存在,这种存在会产生包括审批费用不菲、资源配置形成垄断、抑制部分市场主体办赛热情和良性竞争等弊端,建议取消体育竞赛审批,改为备案,让市场主体自由投资赛事。

    2014年12月30日,《意见》发布后,全国性体育赛事被分成4类: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赛事名录》内的赛事、《赛事名录》外的赛事和特殊项目赛事。

    《意见》称,体育总局及其各厅司局、直属单位针对《赛事名录》外的赛事和特殊项目赛事的审批,一律取消。合法的法律主体(包括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均可以依法组织和承办此类赛事,主办单位自行确定或协商确定举办地点;一个多月后,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杜兆才对外宣布,中国田协将全面取消马拉松赛事的审批,并将以简政放权的形式促进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

    “简政放权就是取消了各项赛事主办的最低门槛,鼓励赛事的多元化发展,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主办和承办主体只要获得了比赛当地赛道管理部门的许可,都可以办赛,到中国田径协会注册进入赛历。不过,如果这个赛事想要得到更好的服务和发展,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就需要在中国田协进行赛道认证和赛事认证,这要看主办方的诉求是什么。”参与地方马拉松赛事的某协办方表示。

    例如,在2015年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的背景下,北京市田协有意自主策划主办品牌赛事“长城马拉松”,北京市田协就希望以“复古、时尚”为主题,把长城作为了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噱头”打造品牌赛事,义乌马拉松则主打“小商品购物”特色。而横店马拉松或许将把影视基地作为跑步路线,宁波则是专业的公路赛事,各具特色。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这些比赛时发现两大特点,一是主办和承办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企业、事业单位、学校、行业协会、俱乐部甚至个人都可以加入到办赛的队伍当中,尤其是短距离跑的赛事成为马拉松相关赛事增加的主要部分;二是这些赛事中,深度挖掘旅游特色资源,拉动体育旅游经济成为办赛的“核心内容”,相当一部分赛事的体育部门角色大多为“指导方”,也就是赛事可以不用在田协注册。

    跑步经济的拉动力

    随着赛事数量的增多,一批体育公司、体育中介、经纪公司、运营公司、会展行业公司开始崭露头角。例如中奥路跑公司、厦门广电、东兰浩生分别运营着北京、厦门、上海的马拉松赛;智美体育则在去年与浙江省体育局竞赛管理中心签订了一份“体育赛事战略合作协议”,4年中,该公司将以杭州马拉松为核心,负责独家运营由合作方举办的所有体育赛事。

    与此同时,跑步俱乐部也开始兴起,孙英杰就在奥森公园附近办了一家长跑俱乐部,经她指导过的不少跑友是马拉松比赛的常客。

    与跑步经济相关的装备商、服务商营销战也是打得热火朝天,如压缩衣裤、止汗带、运动水壶、GPS运动手表、手环等可携带设备,包括运动饮料、蛋白粉、能量胶等补给用品也成为近几年企业开发的重要产品。

    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国内跑步市场的价值在300亿元人民币左右,以中国人口的数量,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跑步市场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在简政放权的催化下,中国的跑步经济正“跑步入场”。

    这也意味着陶绍明的“生意”与“对手”都会越来越多,“马拉松已不是当成一次简单长跑,举办比赛的过程中,势必会进一步拉动交通、住宿、餐饮方面的消费,除此之外,也是对城市品牌的一次推广。”

    目前,陶绍明的公司除了经纪业务外,赛事策划也提上日程,“现在找到我的地方赛事也不少。”

    不过,有马拉松参与者认为,赛事越来越多是好事,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既推广城市品牌,又增加相关收入,但质量仍有待提高。“真正爱好者还是会在意比赛是否专业,比如服务,我参加过一些非注册的半程马拉松,沿途的水的供应就很不到位,而我们也希望比赛成绩能够得到认可。”


    【相关报道】

    中国马拉松生意:毛利率60% 大多商业化程度不高

    “从现在市场情况来看,国内马拉松收入大头还是来源于赞助商等企业用户方面,现在只有十几场赛事的商业程度比较高。”

    富人和穷人的马拉松账本:跑42公里要花多少钱

    跑步,尤其是马拉松,彰显了一种精神,有人说这是“重新认识自己的方式”,也有人说“长跑中可以孤独地思考”。总之,在高额花销之外,其表现出的身体与灵魂的双重强大,正是中产阶级们最为在意的。

    何泱子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陈汉辞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非洲体育品牌“JSPORT”的创业故事
  • 西街沙龙揭出家居品牌的创意秘笈
  • XOO品牌故事
  • 品味“无为”“无为”品味
  • NBA球星与中国品牌的奇葩事:AI告侵权败诉,退而求次
  • 十年再访著名书法家郝喜春先生
  • 奋战22载,中途几度生死,他在洋品牌的夹击中拼成“全
  • 这五年,中国品牌更会“讲故事”
  • 主编推荐 ...
  • 华阳集团碳烯科技石墨烯新产品石墨烯发热墙板成功落地阳泉...

  • 辰视将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加第11届深圳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

  • 签约王一博,上线新产品,香飘飘如何俘获年轻人?...

  • 品牌课堂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CopyRight 2015-2018,Power By www.cncbo.com Inc.All Rights Resered 邮箱:360737408@QQ.com 编辑部电话:4001153315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品牌官网的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品牌官网  工信部网络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7